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思路_(已归档)城市建设管理年_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思路
时间:2011-04-11 17:24 浏览量:245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局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奋发作为,自觉服务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规划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我局去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大战役功勋单位称号,同时还获得第四届市直文明单位荣誉。现将2006年以来我局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城市发展总体回顾

  十一五以来,泉州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框架进一步拓展,顺利完成中心建成区面积超1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超180万人、城镇化水平超60%的目标。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沿海次中心城市为骨干、立体交通网络完备、市政设施完善,具有闽南侨乡特色的泉州湾都市群雏形初现,泉州以组团式、海湾型的城市形态进入全省三大中心城市行列。随着城市空间的东进、南下、西拓,泉州正在向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目标迈进。

  产业建设上,中心城市四大功能均得以不同程度强化。通过实施产业集中战略,制造业进一步向工业园区集聚,产业集群在制造业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突出,产业结构开始转型,传统制造业进入整合提升,现代制造业初具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比重及品质明显提高,建成一批全国重点专业市场,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实施港城联动发展战略,港口的带动辐射效应开始显现,与铁路、公路和空港共同构筑的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城市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和以县域专业化物流中心为节点的立体物流网络,初步成型;通过金融、信息、医疗、高校院所、现代服务企业和机构的集聚及扩张,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使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层次得以提高;通过对泉州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文物、史迹的研究和保护,以及海丝文化节、南音节、木偶节等文化交流活动,突显海丝世界宗教博物馆等文化品牌,发挥中心城区的文化凝聚中心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

   城市建设上,中心组团建设已具规模,成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贸中心;随着市行政中心和海峡体育中心的建成,东海组团及城东组团的建设快速展开;泉州经济开发区、鲤城高新开发区、泉州出口加工区、惠南工业区等一批工业项目区带动了江南组团、池店组团、秀涂组团的建设;随着秀涂港的建设,在张坂以西一带建设了大量的工业用地。北峰丰州组团、城东双阳组团的建设随着福厦高速铁路、朋山隧道、大坪山隧道的建成逐步展开。建设中的环城高速交通系统将极大改善中心城区结构过散的现象,可以整合区域资源,有效扩大中心城区规模,提高建设质量。

   二、城乡规划工作回顾

  我局坚持在科学发展观中找思路,在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上求突破,在加强规划研究、编制和管理上狠下功夫。五年来,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规划编制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机制体制逐步顺畅,依法行政能力稳步加强。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发挥龙头作用,打造和完善环湾规划体系

  1.初步建成环湾城市规划体系。经数载努力,《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泉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泉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十一五确定的重大规划,均已全部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已报请省政府于2010315日批准实施。为增强环湾向心力,我局与环湾各县(市、区)政府联合组织开展大规模总规批后宣传工作,社会反响热烈。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2009年、2010年我市召开了两届环湾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对环湾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制定。我局还加强规划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环湾城市设计、环湾交通体系、城市色彩、环湾规划管理机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十余项专项课题研究,对环湾规划体系的形成和环湾规划管理体制的探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指导和审查环湾各县(市、区)做好规划编制和规划对接工作,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相继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晋江滨江商务区、石狮环湾桥头片区控规、惠安县崇武、山霞镇域控规等相继启动或完成编制。在对台商投资区内十多年来组织编制的18项规划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对泉州台商投资区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各片区规划进行高起点大手笔整合提升。目前《泉州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已完成修改成果,提交市政府审议。北峰丰州组团、东海组团分区规划和东海组团、江南组团、城东组团、池店组团及北峰片区、丰州片区控规均已编制完成,洛秀组团除不在耕保调整范围内的洛阳片区和由惠安县组织编制的惠南工业区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也均已全部完成,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泉州湾快速公交线网规划》和中心城区供水、排水、防洪排涝、停车场、农贸市场等专业基础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先后编制完成,环湾空间规划整合基本形成框架。  

  2.积极推进人居环境美化提升。一是强化对四山两江保护和整治工作。泉州晋江沿江区域城市形象研究和洛阳江两岸滨江区域景观规划已通过专家和部门联合技术评审。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已提交成果。二是加强重要节点的景观建设。开展城市国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点及连接城市的路段等城市门户的景观节点综合整治,加快沿海大通道重要地段两侧的景观建设,门户景观得到改善。三是组织街道景观立面整治,完成田安路、温陵路等27条主要街道整治的规划设计。四是鼓励小区商、服等配套设施结合小区公共中心、物管等设施集中设置,居住小区人居环境品质有所提升。五是城市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燃气工程等按计划推进,释雅山公园、芳草园、龙头山公园、森林公园等建设进展顺利,城市污水处理率、绿化率等有较大提高。六是完善、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完成洛秀组团、东海组团市政工程规划编制,开展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调研、环湾地区基础设施布局协调和重要市政走廊布局等专题研究工作。

  3.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认真完成东海滨海总部经济区、城东总部经济区规划方案论证、方案审查等前期规划服务,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新兴产业载体建设顺利。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泉州软件园等工业园区的建设稳步推进,和谐光电、长照科技等一批重大台资项目相继落地,五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江南新区商贸物流中心、洛江仓储配送中心等物流项目稳步推进,将可初步建成省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此外,我局提出台商投资区规划提升工作方案,配合台商投资区做好规划的整合提升工作;配合洛江区组织编制《洛江经济开发区扩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完成初步成果;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和扩区提供规划服务工作。

  4.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规划体系。2006-2009年,完成44个乡镇总体规划、87个村镇住宅小区详细规划编制和78个中心村的六图一书规划编制,332个行政村完成省市县级村镇建设或整治规划编制。2010年完成3个省级试点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在全省首批报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审。

 (二)发挥规划综合协调作用,全力服务重点项目  

  认真做好数千个中心城区道路市政工程及景观改造建设工程、重点片区建设项目、三旧改造、城市新区社会事业项目的前期规划论证和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工作,及时下达蓝线图、规划设计指导意见,组织规划方案竞赛,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全力做好工业企业两证补办,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全速做好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及时发放一书两证,全力支持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建设。对重点项目按照快审、快办、快结的工作要求,加快审批速度,制定工作督察制度、重点项目即时立档制度、项目首问责任人制度,实行+黑、5+2”工作制度,加班加点、打破常规,主动靠前服务,提供绿色通道、容缺预审,缩短审批时限。在审批提速的同时保证质量,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公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规划管理上做好和各县(市)的对接,对跨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主动介入协调指导。

 (三)完善规划管理,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1.落实规划管理措施。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强泉州市城市规划区管理规定的通知》,由市政府发文实施。完成对原有的2003版的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制订《泉州市城乡规划局行政管理手册》,规范自由裁量权,大幅度压减办理时限和办事环节。建立健全《泉州市城乡规划局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7项监督制约制度。开展简政放权工作。将18项审批事项下放委托给各分局审批办理,进一步提高规划审批服务效率。  

  2.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开展城乡规划依法行政综合监察工作,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积极配合省住建厅委派督察员工作,对督察中发现的古城保护有关问题及时整改。加强普法宣传,将《城乡规划法》宣传纳入市司法局十一五普法内容,研究制定了行政许可公示、听证制度的实施办法,被省建设厅推广应用,编写《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实施<物权法>意见》和《解读<城乡规划法>》一书,下发机关各科室和县(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受到基层单位的欢迎。  

  3.坚持落实阳光规划。实行开放办公,认真办理群众信访,保障信访人合法权益,人民来信答复率在95%以上(部分来信未署名)。2006年以来,共组织办理市领导批示件900多份,市委、市政府督办件近150份,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涉及规划工作的建议和提案近400份,全部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办复率100%,满意率100%。落实规划公示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在受理和举办听证上,实行内部科室交叉分工,尊重和维护利害相对人的权益。  

  三、队伍建设回顾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班子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我局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推进学习型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理论精髓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什么是科学发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和如何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并在城乡规划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自觉贯彻和运用。几年来,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工作上取得较好成效。二是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以党组中心组为龙头,以中心组带机关、带支部为重要形式,以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解决我市城乡规划工作实践中存在问题为目标,认真学习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市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努力在思想与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坚持从泉州市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规划工作,指导城乡规划工作,检验城乡规划工作,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推动城乡建设步入科学发展轨道,认真理清促进城市规划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努力发挥城乡规划对泉州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的引导和统筹作用。

 (二)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班子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始终坚持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工作机制,确保领导班子团结协调、高效运转。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议事规则,坚持定期召开党组会、局务会和局长办公会,人事安排、经费安排和重大项目等坚持经集体讨论决定。局主要领导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注意听取、协调其他班子成员的意见,遇到问题勇于承担责任,班子成员间经常交心,氛围民主,班子的团结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二是重视党风和作风建设。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要求班子成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搞短期行为、不急功近利,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上,努力树立班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三是完善人事任用制度。加强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强化干部人事调配和任用工作制度建设,保证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荐提拔干部坚持严格执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一系列制度。

 (三)加强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队伍廉洁高效

 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局机关的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党建工作、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安排、一齐部署,努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的规划工作队伍。  

  1.深入开展党建创先和精神文明创先活动。切实指导党委和各支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工会、团支部、妇委会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城乡规划事业发展和队伍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局机关和规划院党支部被评为先进五好党支部,我局被评为第四届市直文明单位。同时加强综治、信访、保密、信息化、计生等工作。我局被评为20062007年全市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市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2006-2007年度市直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还有大批同志获得个人荣誉。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分管领导、责任部门直至个人,与年度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评,主要领导大会小会必讲廉政,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诫勉谈话、问责制等制度,切实规范领导干部的人权、财权和事权,把党内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使领导干部时时处处置于各方面的有效监督之下。五年来,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未出现执政不公、为政不廉问题。二是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进行自查自纠,对规划审批一书两证进行合理的内部分工,形成内部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机制,从根源上消除商业贿赂的土壤。开展房地产开发领域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配合建设部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中的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擅自改变城乡规划、改变土地用途的专项治理活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定点接待、集中采购和登记、招标车辆维修等制度。严禁设有小金库、账外账,经费使用状况纳入局务公开的内容。 

  3.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以转变工作作风为重点,在工作中坚持以服务提质、审批提速为目标,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定期对各科室协同协作形成合力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将督查结果纳入个人年终考核、干部使用和评优评先条件中,实行一票否决。及时处理和反馈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治庸治懒,强化服务意识,铲除熟人经济滋生的土壤。对五大战役纳入绿色通道,每旬编报工作进度,对未按进度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一通报、二警告、三告诫。通过作风建设,认真推进协同、协作、合力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机关效能,全局上下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好氛围。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泉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实现城市定位的关键时期,也是环湾城市建设全面开展时期,要多维度、多视角地系统谋划、部署各项工作,使泉州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但是规划工作中还存在着城市规模扩大、建设量快速增长与我局人员数量有限的矛盾;社会各阶层对规划的高期望与整个机关建设发展水平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要求规划服务的高速度、高水平与我局规划研究水平、质量提升较慢的矛盾;环湾大城市的空间整合与规划管理体制行政分割的不适应。在队伍建设上,干部的培养、交流,岗位轮换的机会还不多,普通业务人员希望走出去多学习多看看,新上岗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对外宣传上,我们的自我宣传力度还不够,队伍形象还不够鲜明;在干部职工生活方面,解决干部职工家庭实际困难、关心干部职工(包括退休老干部)工作生活待遇、多组织文体活动等实际问题上做得还不够完善。

  (一)规划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突出环湾城市的规划建设,引导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的发展重心向环湾区域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城市品位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由于泉州市区与厦门市区相距不远,在中心城市功能方面两市存在较大的竞争,厦门市在中心城市功能方面具有的先发优势,客观上会影响泉州市部分城市功能的发展。因此如何把握好错位发展的机会、做到功能互补、进行优势功能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是近期发展的重要选题。

  基本思路:

  1.走城市空间拓展与内涵提升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泉州应当通过区域统筹协调、城市转型提升、资源环境优化。来走城市空间外延拓展与内涵提升的新型化工业道路。在一湾两翼三带的规划区总体空间结构的指导下,通过:1.强化通厦联湄,疏通区域通道:打通区域通道,有利于南岸原料产业向北岸转移,缓解南岸用地紧张问题,促进南岸向高品质产业区的转化。2.构建核心:整合泉州湾,建设区域强中心。通过整合和培育泉州城区、晋江、石狮的专业化、高端服务职能,构建面向区域的、高水准的城市服务平台。3.控制滨海:着眼未来,预留战略性资源。为未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预留战略性土地资源考虑,规划必须控制目前泉州沿海尚未开发用地。

  2. 构建城市主干路网,形成环湾城市骨架。在加快推进一重环湾二重环湾等快速路网建设,完善环湾主干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环湾各组团向湾通道的打造。建设洛秀组团南北主干道到沿海大通道路段、加快建设完善南北江滨路道路功能和景观提升工作、加快建设洛江-城东-东海江滨路建设、推进晋江双龙路-沿海大通道延伸段建设、谋划晋江、石狮组团向海通道项目的规划建设。协调城市路网与对外交通设施的联系。高标准建设环城高速及其与环湾区域、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的连接线工程,使环湾区域与周边县(市)紧密联成一体。

  3.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泉州在区域交通中的枢纽地位。以科学合理的规划研究引导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环形+放射的城市快速路网,构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屏蔽圈,截流过境交通;重点打通断头路,着重完善各片区干道体系,挖掘现有干道潜力,理清道路等级结构体系,进一步调整完善干道网系统,形成道路成网,快速成系,内外成环,多向放射的城市干道网络结构;重视支路网建设,大幅度提高路网密度,构筑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体系。

  4.优先实施新市镇培育工程,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必须坚持走城乡共同发展的双轨型城市化道路,在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同时带动小城镇继续发展,实现规划区范围内乡村地区的非农化与城市化。要将新市镇作为带动其他小城镇整合的启动点,城乡一体化的汇合点。如晋江的安海镇、南安的水头镇和惠安的崇武镇,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城镇规模上都不亚于内地的小城市,在泉州中心城市的城市组团布局和市县域城镇体系格局中,也都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整合扩大,完全有可能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新亮点。对这类重点镇应将之纳入规划区规划建设统一考虑;在城镇建设用地上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市县两级政府予以重点扶持,引导中心镇与周边小城镇实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如安海湾的安海镇、水头镇与周边的东石镇、金井镇、石井镇、官桥镇可通过城镇联盟形式,开展城镇基础设施的共建,既可共同解决环安海湾的大气环境污染和水域污染整治、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产业集聚等问题,又可成为泉州对接厦门的接点部和迎接台湾产业转移和贸易往来的落脚点。

  六大任务:

  1.突出环湾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共建环湾大城市,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集聚高端的现代服务业,为现有和今后的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十二五期间,要利用环湾优美的自然环境,针对泉州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的需要,抓紧环湾产业布局研究,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好环湾空间发展规划。环湾的各县(市、区)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统一的规划布局,精心研究项目,主动推进高端职能环建设。东海组团以市级行政中心为核心,重点发展政府办公、会议服务、文化娱乐、商务会展、金融服务等功能,打造未来环泉州湾城市的行政商务会展文化中心。晋江组团临湾地区建设为企业决策中心,重点发展企业总部、企业培训、广告设计、市场咨询等功能。利用其位于泉州湾核心位置的优势,规划建设企业总部经济区,打造未来高端国际商务服务平台,承担商务办公、商贸信息流通、信息咨询和策划等区域职能。洛秀组团环湾地区建设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居住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区。同时利用百崎湖片区优越的地理环境,高标准规划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区,为台商投资区和洛秀组团开发区提供服务。石狮环湾地区建设成为专业会展中心,重点发展贸易活动、专业会展等功能,依托石狮现有的商贸发展基础,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和港口条件,承担专业会议展览、大型市场和物流等职能。古城区、中心东片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整体品质不高,建议利用退二进三的平台,调整完善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城东组团、江南组团结合现有片区规划调整布局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在居住区规划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台商投资区要建立一个海峡两岸经济、文化活动平台,通过举办活动,聚集人气、商气和财气。惠安县要把泉州最美的海岸保护好,安排建设项目首先要考虑好海岸的保护,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2.抓好重点片区的规划建设。抓好东海、北峰、城东、江南、台商投资区等重点片区的规划建设,除了重点片区控规全部编制完成外,还应当开展各片区重点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整治规划。

  3.抓好宜居工程建设。一是强化景观规划建设,提升建成区环境品质:开展环湾城市与山体、水体空间关系规划研究,深化两江一湾景观系统规划。中心城区和各县(市)要结合道路建设或整治,每年或每两年集中力量建设一条高品质的景观道路或景观走廊,道路断面景观绿化应占45%以上。绕城高速与各城市组团的连接线、324国道城东至洛阳江段、晋江机场与城市通道、高铁站与城市通道等城市门户线路,均应按景观大道的标准建设;各城市组团内也要选择几条主要通道,按照景观大道的要求建设。二是结合生态区建设提升水环境:建设与预留一湾两江滨水公园及生态绿地。加快位于泉州湾中心的东海滨海公园建设,形成未来的城市滨海休闲旅游长廊;加快泉州滨江商务区外侧的晋江下游南岸滨水湿地公园建设;启动洛阳江滨江公园绿地建设,形成现代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三是营造城市开敞空间。加强空间优化布局,营造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开敞、舒适的生活环境;高起点规划建设南翼新城、北翼新城、东海组团等城市拓展区,健全各项城市功能,吸引人口转移居住,不断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强化休闲空间建设,在危旧房改造和新区拓展中,做足做靓城市广场和公园,满足广大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广场建设要注意景观、文化娱乐、防灾、公共卫生等设施的配置,城区重要地段也要配套适当的主题雕塑和城市家具,以体现休闲性和人文性;继续推进城市大公园、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地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如在北峰丰州组团建设西华洋滞洪区公园,城东组团建设青莲寺公园、南埔山公园;东海组团加快建设观音山公园、滨海公园等。三是以改善城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为重点,做好住房保障规划。逐步形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协调发展、互为补充、物美价廉的住房供给体系。加强廉租住房和其它租赁房建设,多渠道为农民工、新就业年轻职工提供居住场所;要按规定条件适度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大力推进危旧房改造,适度扩大旧城片区改造范围,有效改善被拆迁群众的居住条件。四是改善社区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建成一批集文体活动、书报阅览、休闲娱乐、社区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

  4.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建一批公厕、垃圾收运处理等环卫设施,到2012年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镇区达到90%以上。加大停车场库规划力度,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停车场,切实消解停车难问题。组织开展泉州市中心城区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协调规划和泉州市市政走廊(客货运铁路、高压电网、高压燃气、输油管等)空间协调规划的编制工作。

  5.抓好产业载体的规划建设。产业是城市规划建设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和现实载体,泉州市目前的产业布局基本上是一种分散的均衡布局模式。存在着中心城市实力不强、各镇产业布局分散等问题。泉州应当十二五内着重解决中心城市实力不强、产业布局分散等问题,由分散的均衡布局模式走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网络布局模式,通过产业来载体城市规划建设,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成熟来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限内,泉州应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着力建设以台商投资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使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泉州,使一批高科技成果走出母体,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培植新兴产业,尤其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具有泉州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加快建设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晋江、清濛、泉港博士后工作站、泉州动漫城、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等公共平台,引进国内知名院校来泉设立研究院所等,来生成高新技术孵化基地;3.通过以晋江五里为重点发展地区,以五大传统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来增强民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通过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发展来带动为泉州传统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各类化学助剂等生产资料,支撑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帮助泉州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加快总投资超 30亿美元的泉港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进度,并加紧中下游配套项目规划开发和招商引资,兴建5000亩石化中下游科技园区和6000亩配套工业小区,形成以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及其后加工工业为主、相对完整的石化产业链;5.通过发展壮大沿海县份水产和安溪茶叶、永春芦柑、南安花卉、洛江龙眼、德化林竹等特色农业,形成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的农业生产格局。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化政策倾斜、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市场体制建立等问题,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6.通过建立以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大通讯和能源投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形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环境载体;大型区域产业、物流园区的建设成为目前泉州物流发展的核心内容,泉州应当着重建设泉州软件园、奇龙物流服务业、火车站站前广场东侧的物流园区、台商投资区物流园区、泉州洛江五金机电商城、永春芦柑批发市场等。

  6.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探索。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泉州地方实际,加强对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在行政区划尚未调整的情况下,为加强对环湾地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临时指挥机构,环湾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临时指挥机构,负责对环湾地区的统一规划、协调工作。

  (二)队伍建设思路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健全完善政风建设和行风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开展协同协作合力活动,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规范行政执法权责,切实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开展各项争优创先活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打好十二五城市建设攻坚战,把我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推向新阶段,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