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历史演进中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地位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开始深刻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与命运开始深刻改变,近代以来饱受侵略、灾难深重,苦苦追寻光明的中华民族开始看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希望。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谱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恢宏诗篇、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在全党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的延安整风,打赢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救国大业,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必然性的历史结论。
《决议》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但在此时的中国大地上,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千疮百孔,社会百废待举,人民财匮力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建国大业面临种种严峻考验。人民解放战争还需继续推进,稳定经济形势和恢复社会生产困难重重,冲破帝国主义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阻挠不断,如何执掌全国政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是一项全新历史课题,怎样推动经济发展、进行国家治理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新的挑战。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和种种严峻考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人民、带领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不断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积极医治战争创伤,努力恢复社会生产,在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不同程度的严重错误,经历了重大曲折,党领导中国人民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具有独创性的重大理论成果,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得到初步而有力的显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普遍共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国内“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面对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历史大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顺应时代潮流,关切人民愿望,科学把握世界发展潮流,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及时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
在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改革全面展开,同时创办经济特区、推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全力推进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制度。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奋进新征程,努力展现新作为,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全领域大发展,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转载自“光明日报”)(供稿:规划院支部 连振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